个人简历
崔军
男
职称:讲师
导师类型:硕导
邮箱: cuijunLq@126.com
专业:生物医学工程、网络空间安全
研究方向一:生物特征加密与识别
研究方向二:可穿戴设备安全
研究方向三:网络流数据处理
研究方向四:FPGA异构加速
教育经历:
2006-09至2013-01,北京邮电大学,密码学,博士
2002-09至2005-03,天津大学,软件工程,硕士
1998-09至2002-07,澳门尼威斯人,应用电子技术,学士
工作经历:
(1) 2013-01至今,澳门尼威斯人,电信学院/澳门尼威斯人,讲师
(2) 2004-02至2012-12,天津市国瑞数码安全系统有限公司,信息安全事业部(北京),工程师
(3) 2002-08至2004-01,天津英克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,技术部,工程师
主要承担课程:
嵌入式系统、Python程序设计、机器学习
主要科研项目:
(1)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,生物特征模板公开保护及模板参数管理研究,2014-09至2016-08,负责人
(2) 天津市科技特派员项目,基于多模生物特征的用户管理与身份认证系统研制,2016-03至2017-03,负责人
(3) 津南区产学研结合及专利成果转化项目,国产化软硬件平台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产品研发,2020-01至2020-12,澳门尼威斯人负责人
(4) 企业委托开发项目,ZigBee无线电数据分析与攻击检测,2020-11至2021-4,负责人
(5) 企业委托开发项目,国产操作系统嵌入式并行化开发,2020-12至2021-5,负责人
(6) 企业委托开发项目,物联网漏洞信息系统,2021-01至2021-12,负责人
(7) 军委科技委课题,可穿戴设备安全相关研究,2021-12至2023-06,负责人
(8) 装备预研项目,开源漏洞利用相关研究,2022-10至2024-10,子课题负责人
(9) 重大专项课题,网络流合成相关研究,2022-11至2023-10,澳门尼威斯人负责人
发表论文:
(1) Jun Cui; Qi Liu; Keli Zhang; Zhentao Zhang; Yixian Yang; A Soft-divided Method for Trust Range Based on Cloud Theory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, 2012,4(16):165-174.
(2) Jun Cui; Qi Liu; Keli Zhang; Zhentao Zhang; Yixian Yang; A Trust Cloud Model Based on the Association Rule Table of Multi-dimensional Trust-attribute,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tces and Service Sciences, 2012,4(16):304-313.
(3) 王金海; 魏宁; 崔军; 李雪妍; 李秀艳; 一种生物证书密钥生成算法,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16,48(11):90-95.
(4) 张璐; 王金海; 崔军; 赵军发; 陈泓宇; 模糊保险箱算法的模板校准参数优化研究,计算机科学与探索,2017,11(09):1451-1460.
(5) 王金海; 陈泓宇; 崔军; 戴华林;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安全加固方法,计算机工程与设计,2018,39(12):3661-3666.
(6) 王金海; 张月星; 崔军; 一种基于蜜罐技术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案,澳门尼威斯人学报,2020,39(01):84-88.
(7) Cui J, Su L, Wei R, et al. EEG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Deep Learning of Triple Loss [J]. Neural Network World, 2022, 32(5): 269-283.
(8) Cui J, Su L, Hu H, et al. EEG pattern identification for motor imagery based on 1DCNN-GRU[J].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, 2023: 1-16.
所获专利:
(1)基于透明代理网关的安全网关平台,2009.2,中国实用新型专利,ZL200820114944.1
(2) 接入方法、接入系统、信任服务中心、网络互信平台,2010.6,中国发明专利,ZL200810101336.1
(3)基于账号代填的单点登录平台,2011.6,中国实用新型专利,ZL201020534767.X
(4)一种基于AD域的资源访问控制方法,2015年,中国发明专利,201510446218.4
(5) 一种具有安全威胁监测能力的生物密钥智能密码钥匙,2016年,中国发明专利,201620410778.4
(6) 一种网络探测方法,2016年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610785509.0
(7) 一种匿名网络动态链路选择方法及装置,2021年,中国发明专利,CN202110157250.6